第22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第23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会纪要

2020年9月22日,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宝安,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副主任郑伟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曾庆宇赴上海调研。吴宝安副主任一行调研了上海的三家出版社,并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22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暨第33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奖会。

吴宝安副主任作了大会讲话。他代表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刘建国,科技出版委领导俸培宗、张敬德向与会人员问候,并感谢大家为战疫情做出的艰苦努力,充分肯定了在疫情期间科技出版社发挥的国家主力军的作用。讲话强调,出版要稳定发展,改革发展。出版社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抓社会效益,抓品牌、品质和品位,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强调了出版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三位领导介绍了2020年科技委的重点工作,科技委将为各出版社做好服务工作,也欢迎各出版社多提建议、多作宣传。

IMG_8502.JPG

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宝安作大会讲话

一、调研与社长年会

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科技委三位领导听取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汇报,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和抗疫出版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该社“中国高铁”丛书(9种)和《70年邮票看中国》分别入选2018和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后者还获得“2019年度中国好书”。今年春天,该社出版了《方舱记忆》等6种抗疫图书,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技委领导鼓励出版社坚持定位、聚焦特色、加强宣传、锻炼队伍、稳步发展,成为精而专的出版社。三位领导又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就主题出版、融合创新、精准管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向两家出版社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新要求。

科技委领导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听取汇报.JPG

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宝安(中),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副主任郑伟良(右),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曾庆宇(左)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听取汇报。

三位领导参加了第22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会上听取了华东地区9家科技出版社的简要汇报。上海科技出版社温泽远社长分享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好健康科普主题出版的心得体会。上海科技社仅用了100个小时就推出《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一流的作者保障了一流的内容,专业的策划和编校让图书最贴合读者的使用需求。该书的出版,把科普转化为抗疫的力量,并输出了19个语种,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向世界传播,体现了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华东科技社其他社长也交流了在主题出版和抗疫中的工作情况。

会上,科技委领导向华东科技社提出了做好主题出版、抓好社会效益、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会议还就科技社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形成了共识。一是呼吁对科技社的主题出版加强指导,提高科技类图书在主题出版中的比例,必要的时候可以召集座谈会深入讨论,以帮助科技社更好地参与到主题出版工作中。二是科技社要加强横向交流和纵向联络,一些处于上升期的出版社,会碰到发展规模与书号调控的矛盾,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主动提出,寻求解决方案。三是呼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体系中提高科普的权重,以鼓励专家学者从事科普工作。四是要加强融合出版的探索,提高科技出版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为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服务。

 

二、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

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社长年会和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会一年一度,到2020年,社长年会已举行到第22届,评奖会举行到第33届。鉴于华东地区秋季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乐观,会议照常召开,这也是科技委旗下2020年第一个社长会议。

本届华东奖的评选范围为华东地区9家科技出版社2019年度公开出版的新版和修订版图书,内容包括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理论著作,应用技术读物,培训教材,工具书和图谱以及全国及省市统编理科教材与教辅读物等。经过评委认真细致的审核和评议确认,本届共评选出获奖图书222种,其中一等奖41种,二等奖181种。

华东会大合影原版.jpg

与会代表合影

华东奖的评选,是对华东地区科技出版成果的一次检阅。在科技委的有力领导下,华东地区科技出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坚守专业出版,精品力作硕果累累。

专业出版是地方科技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各社围绕国家科技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各自的重点专业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本届参评图书中,共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图书15种,分别为山东科技社的《数字骨科学丛书》《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地图集》《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地理分布与变迁》;上海科技社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云南民族药大辞典》《新资源的发现及功效研究》;江西科技社的《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海南卷》;浙江科技社的《中国畲药植物图鉴》《鼻整形手术精品集萃(第二辑)》;江苏凤凰科技社的《中国运河志》《小麦赤霉病》;福建科技社的《中国冷背药材清源图鉴》;上海科技文献社的《中国高铁丛书》《化学品毒性全书》。国家科技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图书3种,为上海科技社的《激光玻璃及应用》《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叠层结构切削加工理论及应用技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1种,为上海科技文献社的《上海图书馆藏中医稿抄本丛刊》。

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图书20种,有山东科技社的《中国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与研究丛书》;上海科技社的《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新论》等10种;江西科技社的《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海南卷》;浙江科技社的《可压缩量子流体力学方程及其数学理论(中英文版)》;江苏凤凰科技社的《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生态技术及经济学》等4种;福建科技社的《中国冷背药材清源图鉴》;上海科技文献社的《插图本极简中国科技史》等2种。

在国家级获奖方面,江苏凤凰科技社的《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此外,有4种荣登“中国好书”月榜,分别为上海科技社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浙江科技社的《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上海科技文献社的《插图本极简中国科技史》。

有7种图书入围了版协科技委的2019年出版百种科技新书,分别为山东科技社的《耐盐碱水稻育种技术》《数字骨科学丛书》;上海科技社的《云南民族药大辞典》《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丛书》;江西科技社《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海南卷》;浙江科技社《可压缩量子流体力学方程及其数学理》;江苏凤凰科技社的《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生态技术及经济学》。上海科技文献社的《插图本极简中国科技史》获得了2019年中国版协30本好书。

另上海科技社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获得了国家图书馆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江苏凤凰科技社的《遗世独立 珍稀濒危植物手绘观察笔记》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

除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图书外,一些图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了大量读者,特别畅销的图书有江苏凤凰科技社的《宝宝辅食跟我做》发行超过10万册;浙江科技社的《女生呵护指南》发行16万册。

2.守正创新,努力在主题出版上突破。

一直以来主题出版是地方科技社的软肋,随着中宣部的社会效益考核办法的落地,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实施,各社越来越重视主题出版选题的策划和开发。如上海科技文献社的《中国高铁丛书》被列入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另有山东科技社的《大国根基》、上海科技社的《国之重器——舰船科普丛书》、浙江科技社的《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江西科技社的《新编公民科学素质简明读本》等进行有益尝试。

3.保持地方特色,做强优势领域。

各家出版社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出版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图书。如山东科技社的《山东省地下水监测成果综合研究》;上海科技社的《上海蔡氏妇科家藏历代医著集成》;安徽科技社的《中国砖雕》《安徽省地质遗迹区划与保护实践》;江西科技社的《南昌梅岭野生植物手册》《江西文化软实力研究》;浙江科技社的《浙江林业生态资源·湿地卷》;江苏凤凰科技社的《走进南京中山植物园》;福建科技社的《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八闽茶韵丛书》;上海科普社的《群星闪耀 璀璨绽放》;上海科技文献社的《上海图书馆藏中医稿抄本丛刊》,等等。

通过长期积累,各社都确立了自己社的重点出版领域,如山东科技社的医学、农业和少儿科普图书;上海科技社的医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图书;安徽科技社的中医图书、江西科技社的中医图书和医学科普书;浙江科技社的医学美容图书、职教教材;江苏凤凰科技社的长城系列、运河系列大型项目,医学、教材教辅;福建科技社的中医草药类图书;上海科普社的科普图书;上海科技文献社的古籍整理、青少年科普书。

4.开拓数字出版和融合出版的新渠道。

各社在融合出版和数字出版方面都做了有益尝试。如江西科技社的《全媒体“健康传播”系列丛书(第二辑)》。又如各社都利用二维码的形式,将纸质图书内容向数字、音频、视频形式进行拓展,满足了当今读者的新需求。在图书营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公众号营销、网络直播营销等,通过这些新手段的运用,对图书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

5.重视编校质量,提高出版品质。

随着中宣部社会效益考核办法的实施,出版导向成为考核的及格线,而编校质量则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各社都非常注意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作为会议承办方,在此次评奖前期对拟参评一等奖的图书进行编校质量检查,以确保图书质量合格。其中,大多数参评图书的编校质量符合《出版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属合格出版物,尤其是申报一等奖的图书,不乏制作精美、编校精良的图书。但在审读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图书仍有提升空间,各社仍需坚持不懈狠抓编校质量。

参会评委认为,每年一届的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评选会已不仅仅是一个评奖的平台,更是各社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两天的初评过程中,评委之间进行了充分研讨,内容涉及社会效益考核、主题出版、书号核发情况、编校质量、编辑队伍建设、教材教辅出版、专业出版、数字出版、合作出版、线上线下发行情况、重点项目奖励、编辑考核办法等。

各出版社非常感谢科技委领导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克服困难来华东地区指导工作,纷纷表示,一定牢记科技出版的使命,做好主题出版,为科技进步助力,做科学普及主力,以人民为中心,向社会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2020年12月28日 15:2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