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协科技委领导赴浙江出版考察调研

2021年5月21日上午,中国版协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吴宝安带队赴浙江考察调研,成员有:中国版协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纺织出版社董事长郑伟良,中国版协科技委副秘书长、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会秘书宋秀全,中国轻工社出版社总经理王磊光,广东科技出版社社长朱文清。交流会在浙江科技出版社会议室举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何成梁出席了本次调研交流。浙大出版社社长褚超孚、总编辑袁亚春,浙江科技社社长汤弘亮、总编辑褚天福、副总编辑莫沈茗参加了本次调研。

首先,浙江科技社社长汤弘亮介绍了浙科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他从学术出版的坚守和方向选择、学术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学术未来之路三个角度阐述了在学术出版上的坚守、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举措。

通过几代出版人不断筛选、调整、积淀,科技社逐步在医学整形美容、农业资源与环境、应用数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课题,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水平学术出版领域积极探索,出版了一批高精尖学术专著;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分析学科发展趋势,创建特色板块和重点产品线,整形美容专业图书出版从最初的一个产品,到后来的一条产品线,到现在的一个产品集群,走出了一条专业图书品牌创建和发展之路。在“十四五”期间,我社仍将坚定专业立社,学术强社的理念不动摇,高标准谋划,紧盯前沿核心头部资源,形成专业资源优势,对产品线、产品结构做些调整和优化,支持原创,以质取胜,并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面花大力气。此外,顺应数字化出版的趋势,努力从单一的纸质图书出版商跃迁为数字内容和服务的提供者。

 

浙大出版社社长褚超孚介绍了浙大社的整体情况、以及人文社科、科技期刊的组织、运作、出版情况(自然科学期刊约有近30种,以支撑双一流学科建设,期刊建设的起点也很高,院士亲自担任主编,国际影响力较大)。

出版特色有主要以下几方面:

1. 策划依托与“两院一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的紧密合作。科技学术图书每年出版约一百种,全社每年用书号近1000个,占十分之一左右。由国家科技出版基金、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的学术图书品种较多。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合作的“中国基础研究报告”和“中国基础研究前沿”两大系列进展顺利,一期就有近20种,相关的英文版也已出版;与中科院环境与资源研究院所合作“先导性专利成果系列丛书”取得较好反响;与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开发了近20个选题,多数获国家基金资助;与工程院合作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产品线。

2.服务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在期刊、图书出版中落实一些重大项目,如工业控制领域,策划了“智能自动化发展前沿丛书”等。目前,正在配合学校启动浙江大学双一流出版工程,面向2035的学科建设,将与一个个学院去做对接,含学科汇聚交叉型、专著型、院士文集三个系列。

3.国际化走得比较早,程度比较深,与国际一流出版机构都有深入的合作,合作出版英文原创的图书。与海外出版商已签约的有300多项,已完成出版的有100余项,国家走出去基金已获100多项。

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家综合型出版社,科技编辑人员配备较少,一个板块只有1—2位编辑,要持续性出版成套系的图书有难度,只能在有品牌特色领域做深做强,并根据“十四五”的工作进展,延伸产品特色,进一步加强编辑力量的配置,引进人才,培养有较强策划能力的编辑。

国家基金项目,国家层面主要补贴的是印制成本等,出版社仍需进行投入,成本相当高,需要进一步研讨,如何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把它继续做得更强更大。

加强学术期刊的建设,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双一流”学科的支撑,也是要重点予以关注的。

浙大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做了补充:

1.艺术出版也是亮点之一,以“历代书画大系”为引领(约230册)。接下来将围绕着艺术史的理论研究建设产品线。

2.浙大社每年出版200种左右教材,科技类、人文类各对半。现今,国家对教材建设特别重视,抓得特别紧,本版教材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对纸质教材的需求在递减。浙大社采用了数字化的手段,如添加二维码、立体式教材的开发等。《管理学》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每年能销售几万册。但总体来讲原有基础薄弱,再加上没有找到强有力的手段,成效不明显。希望在“十四五”期间能进一步强化。

3.主题出版底气不足,浙大学者的出书力作意愿不强烈,放眼全国,浙江的学者分量又不够,中宣部主题出版物项目最近几年都空缺,压力超级大。教育部层面的评选,每年都能有1—2个。

4.近几年,“走出去”由自然科学扩展到了人文社科类,每年走出去大约有100种,引进的品种每年在100种以内,输出的数量已超过了引进。去年开始尝试与一些小国家合作开发教材,如与喀麦隆合作,受他们委托开发教材。在前期建海外分社受阻的背景下,与俄罗斯以设置编辑部进行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

 

中国纺织出版社董事长郑伟良、中国轻工社出版社总经理王磊光、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会秘书宋秀全、广东科技出版社社长朱文清分别就各社的整体情况、发展思路、质量建设、数字化转型、人才建设、多元化发展等做了介绍。

大家就如何培养骨干编辑、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可持续化进行学术出版,教学课程改革后如何立体化开发教材,如何进行数字化改革以及多元化产业经营等共性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充分热烈的交流。

各家社普遍存在人才断层问题,1968年—1980年段的人才较少,而在巨大的编校压力下,新编辑疲于加班看稿,其成长速度往往达不到预期。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予平台,在编辑部主任认真尽责地指导下,有能力的年轻编辑能尽快地脱颖而出,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编辑在学术界有话语权、在工作中能一直保持定力、精耕细作,在年收入业界同比并不高的情况下坚守情怀,值得敬仰和学习)。

对于网络销售的模式、定价制度、促销的方式需要跟电商做好进一步的沟通,避免低价销售图书的情况。

重大选题备案、CIP审批等,地方出版社需要与中宣部、科技委多沟通、多汇报,使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图书项目能顺利运作。也请科技委多帮助,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

 

中国版协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吴宝安表示协会愿意为大家服务,办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好事、实事。协会是出版社与中宣部的沟通桥梁,也愿意就中央大社、名社如何整合资源与地方出版社合作,大学社如何与地方科技社、中央社合作做一些联姻和推动。科技委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为出版社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吴主任希望浙江科技社、浙大社能紧跟浙江省勇立潮头的发展步伐,在科技出版、大学出版方面走在前列。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何成梁重点介绍了集团的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和近几年经营情况。2018年至今,集团抓“精品出版”建设成效显著,各出版社社长、总编都转到了“以内容质量为王”的思路上来,今明两年主题出版物、重点出版物板块有多个大项目即将出版。

在鲍总倡导的“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集团着重内容的精品战略,以及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期间集团在数字化改革、全面重塑数字出版业态机制上要做先行者。

2021年集团的数字化工作与浙江省政府数字化改革是相配套的。省政府提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拉动整个浙江的新发展”,试点完成浙江基层治理体系的提升,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浙江提出实施“152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平台能建成,通过“浙政钉”“浙里办”两个入口打通。

其中“1”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其作为智慧化平台中枢将支撑各级、各系统应用创新。“5”即5个综合应用——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2”是构建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共两套体系。

 

因此,集团数字化转型迎来了发展的好机遇。各出版单位都有建设项目,如在线教育、数据库等,教育社等建立了移动端及移动端矩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入。

集团将始终把传统出版作为主业,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同时数字出版加快形成增量,从而将长版拉长,提升短板。

今年10月份集团将组织召开第二届主题出版论坛,诚挚邀请在座各位参会交流。

 

2021年6月9日 10:5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