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验与中医经验的完美结合——读《沂源山区从医记》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的《沂源山区从医记》最近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同时也在“喜马拉雅听书”上线。作为一个中医外行,笔者对中医本无太大兴趣,读之前也没有过高期望。没想到的是,读了几章就被吸引住了,欲罢不能,很快抽空看完了。

李心机教授1942年生于山东蓬莱,1968年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基层从事医疗工作10年,1978年考入李克绍先生门下攻读伤寒论专业研究生。

李教授的外祖父青年时期为给自己的母亲治病而自学中医,终成一方名医。受家庭熏陶,李教授的母亲也粗通中医。9岁时,李教授得了一场大病,喝了几个月外祖父开的中药汤,至今还记得外祖父与母亲对自己病情的议论。

本科毕业时,李教授与其同学大都被分配到全省各地公社医院,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沂源县地处山东南部的沂蒙山区,是比较贫穷的革命老区。李教授最终被分配到沂源县唐山公社卫生院,公社驻地是梭背岭村,卫生院就是一个农家大院。

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卫生院的医生是要出诊的,就是到百姓家看病,即使夜间也必须出诊,少则几里路,多则十几里或二十几里山路。李教授第一次出诊就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心中还暗想工作第一步就摔了跤,或许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点坎坷。

当地有个风俗,请医生来家看病,一进门要先端上一碗荷包鸡蛋面条,以表达对医生的敬意与谢意,但李教授与同事刘大夫两人约定到病人家中看病只喝水不吃饭。一次到一名民间医生李先生家看病,因为没吃这碗荷包鸡蛋面条,李先生面色有些不快。李教授认为他可能误以为自己嫌他的碗筷脏,为此心里纠结、愧疚多年。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李教授心地之善良。

1972年,李教授罹患浸润性肺结核伴咯血,到青岛市结核病防治院治疗,接诊的一位中年女医生态度和蔼,富有同情心,对病人非常负责。李教授称几十年来自己都是以这位女医生为榜样,并把她的这种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就是见贤思齐吧。

1970年深冬,西孝村一名产妇发生胎盘滞留,出诊的李教授在紧急情况下想到大学《中医妇科学》中的一个外治法:用蓖麻子去皮取仁,研成膏状,敷在足心并固定好。结果用了这方法,胎盘很快娩出来了。李教授在附记中感叹那个时候的教材非常可信,笔者读到这里对李教授非常佩服:大学学得真扎实。另外,笔者觉得中医确实挺神奇:虽然李教授在附记中说自己检索了相关文献,认为蓖麻子中的蓖麻油酸经体内转化,有效成分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宫颈扩张,但仅通过足底皮肤渗透就能起作用,还是挺让人吃惊的,看来中医所说的穴位不仅存在,而且作用挺大。

书中有不少用中医药方法治愈的病例,笔者作为外行就不转述了,对中医药感兴趣的读者当能受益匪浅。

要说明的是,这本书不是一本医案汇集,书中更多的是对人和事的细致描写,文笔生动,富有文采。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那个年代的包含着很多细节的历史,通过作者的感受体会人生的滋味。作者在书中写了与住处众多老鼠的斗争和周旋,写了自己动手打造书橱的详细过程。作者的心态是平和的,是知足常乐的,这也许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

虽然作者随遇而安,适应了山沟里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但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还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外语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所幸的是,因为知道作者大学学的是日语,一位同事曾送给作者一本日文的《临床杂志(内科)》,好学的作者将其中一篇文章译成中文,经当年的大学日语老师修改后发表在《山东医药》杂志上。这激起了作者学习日语的热情,最终也因此跨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门槛。

受导师李克绍先生的影响,作者最终提出了“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的《伤寒论》研究指导思想,自1999年起相继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论疑难解读》《伤寒论通释》《伤寒论图表解》三部著作。

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要复兴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相对于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容易一些:治得好病的内容就是精华。笔者在这里只是转述一点《沂源山区从医记》中自己有感触的内容,作为给读者的导读,以期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有些作用。


2018年8月28日 09:2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