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影后,孩子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流浪地球》观影后,孩子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知识千万条,正解只一条;讲解不规范,孩子两行泪”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温馨提示

刚刚过去的猪年春节在各地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下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在抱怨年味淡了很多的同时,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到电影院来凑一番热闹。在本次春节档综合票房交出的58.3亿元的亮眼成绩单中,《流浪地球》带着上映短短两天就拔得头筹的巨大光环,显然成了本次春节档的最大赢家。

微信图片_20190214151101
微信图片_20190214151105
 

(图片来源自网络)

《流浪地球》火了,关于电影的方方面面讨论也同时占据了各大头版头条,牢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专业影评人在讨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进步和发展前景;特效专家在关注这其中的特效到底有什么瑕疵;各大网站一直不遗余力的更新电影评分;热心网友们则是热热闹闹地将“帮《流浪地球》重写尴尬台词”送上了微博热搜榜首位。而对于各位家长以及和小编一样勤(aì)奋(còu)好(rè)学(nào)的影迷来说,想必关注点还是在电影里面和宇宙尘埃一样浩瀚的科普知识上——“引力弹弓”、“洛希极限”等等高大上的词语依次进入大家的视野,也引起了一阵阵的搜索热潮。可在被科普过后,相信很多人却更迷茫了,为啥?因为大家发现孩子们关心的点根本不在这啊!以下是小编截取的朋友圈部分“精彩问题”节选,如有雷同,纯属正常。

3574073fef5ece182107a0dd4eaa008
 

 

709b984ad66327fc93c8a4864cf86d9
 

 

4cc610d60b65025f1e81853b0784a37
 

对于家长而言,看了科幻电影想趁机让孩子懂一些科学知识无可厚非;但对于孩子而言,除了深奥的名词解释,他们在满怀好奇心的年纪更关心的往往是大气磅礴的宇宙、来自天外的陨石、以及生动形象的图解才能带给他们的直观感受。最重要的是,只有当他们真正看到了、认识了,才能为日后理解更深奥的科普知识打好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展示的是宇宙中真实存在的各类介质到底从哪来、长什么样子、落下来变成什么,毕竟比起科幻的行星发动机点火,这些已经被发现且验证的彗星、行星、和宇宙尘埃才是最现实且有自然教育意义的“科学干货”。

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月最新出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被青少年朋友亲切地称为“火星叔叔”的科普中国形象大使郑永春先生亲自推荐的科普巨作——《在屋顶寻找宇宙尘埃》一书,图书作者乔恩·拉森通过多年在人口密集区收集的上千枚太空卵石、并在NASA星辰实验室进行观察和鉴别后,终于找到了区分微陨石和普通石头、卵石和尘土的方法并一一在书中展示说明,这就真正做到了能帮助孩子在“家后院一样的地方找到观察宇宙的痕迹”。

320b643ea7be4b799fc2b94a6c182544_th
 

(乔恩·拉森在NASA星辰实验室观察微陨石)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不仅如此,书中将宇宙各类介质进行了令人震撼的高清大图展示,哪怕是直径为零点几毫米甚至更小的颗粒,被显微镜放大到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后,丰富的表面细节也能纷纷呈现出来,反映出它们或简单或复杂的身世,这样,即使是几岁的儿童都能轻易地一眼看懂。而且通过研究宇宙尘埃,可以显著提升我们对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甚至生命起源的认知。见微知著,通过关注这些宇宙尘埃,更能很好地让孩子自小培养起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的大视野。

img7
 

(玻璃微陨石图解)

img8
IMG_256
 

(地球矿物颗粒图解)

 

1DURPA0@%H}{B%@ZCAVN2H0
 

在电影《流浪地球》的最后,吴京扮演的刘培强中校牺牲自我以点燃木星的举动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其实细想下来,他何尝不是化作了宇宙中的星星与尘埃以换来了地球重生的希望呢?正如影片中所说,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那对于现时代的我们而言,希望,又何尝不是我们一代代人对真理持之以恒的探索、更何尝不是孩子们从小培养的对知识的兴趣和家长们正确的引导呢?既然如此,请和孩子们一起翻阅这本专业知识与清晰图解并存的科普之书吧。用正确且实际的科普知识,为孩子们打开科学领域的希望之门。

微信图片_20190214150728
微信图片_20190214150753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G_256
 

不要犹豫,扫描左侧二维码,走入精彩专业科普世界~

 

2019年2月21日 09:45
浏览量:0
收藏